首页- 海淀区第四届校园中医药文化节-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研究展示

《情志的秘密》教学设计——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刘泊霖

2023-06-19 13:54:52

来源: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京实验学校(海淀)依托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设置的贴近于本校的校本课程,因此仍然是围绕十二讲内容进行设计个构建。本教材共设置3个单元,本课属于第一单元中的内容,学生对于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对于身边的中医文化可能还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在知识中中医是我国古老的一门学科,在社会中有很大影响力,但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对于中医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不成体系的。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情绪,孩子们对于情绪的认知就是直观的,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无法形成对情绪的正确认识。在心理上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形式运算阶段,对于抽象的知识已经有一定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在能力上还不能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于情绪有更正确的认识

2.学生能够正确转变情绪

3.学生能够对中医产生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情志对人的影响

难点:学生形成对情绪的正确认识以及情志对人身体的治疗


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先看一个视频,找一找本篇女主角的口头禅是什么?

生:笑口常开,好彩自然。

师:不仅仅是电视剧中的女主这么认为,今天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希望大家能够开怀大笑,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从这些话中和联系生活我们一般不希望产生哪些情绪?

生:难过、生气、郁闷、嫉妒等情绪。

师:那这些看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笑一笑对我们到底人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忧愁苦闷就全是坏处吗?让我们通过今天的中医药文化课来共同探讨中医里情志的秘密,寻找情志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电视剧剪辑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对日常生活中情绪认识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导入的时候说的是情什么?

生:情志

师:情志其实就是咱们中医所讲的情绪,中医学将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应。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绪,统称“七情”。每个人都会对各种事物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情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正如《黄帝内经》里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

师:那么这些情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怎么产生的呢?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举一个自己产生情绪的生活中的例子及此种情绪对你生活的影响。

生:自由发挥

师:没想到积极的情绪能够让我们产生这么昂扬向上的精神,消极的情绪可以让我们一天都像霜打的茄子,其实情绪是在漫长而精妙的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适应环境而逐渐塑造并丰富起来的。情绪就像植根于人类神经系统的指令程序,是人类心灵固有的、自动的反应系统,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没有情绪反应,人类就不可能繁衍到今天。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情绪驱动的。人有情绪是本能。

美好的情绪介绍,讨厌的情绪介绍。

师:那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家里的长辈有没有和我们说过情绪对我们身体健康又怎样的影响呢?

生:自由发挥

师:其实啊七情的条达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有着密切关联,中医认为每一个脏腑都对应于一种情志——“心主喜,肺主忧,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一旦情绪过激,比如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剌激,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对相应的脏器造成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疾病。

师:但其实情绪不仅能让我们产生疾病,在中医中也可以用来治病。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畅言养生的重要性,同时责怪和痛斥时医、时人无视养生,是“举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荣势,企踵权豪”,“维名利是务”,实在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劝导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理”。可见,关于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仲景当时已比《内经》作者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国时名医华佗,不畏杀身之祸,以激怒疗法治愈太守笃病的事迹,见于《后汉书》的记载而广为人知。他还“晓养性之术”,重视心理卫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专有“养性”之论,不仅整理了唐以前有关调神养心方面的论述,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道林养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对情志保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中,极为重视心理治疗,对于《内经》的“以情胜情”疗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还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明、清时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和特点,如《摄生集览》中提出“养神为首”,即虽然保养之法可数以万计,但养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与精神的关系方面认为,指出不寐与情志有关,倡导“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笺》中还提倡鉴赏书画、文房四宝、各种花卉及游览、登高等活动,以陶冶精神,实为当今旅游、登山以健心身观点的理论之源,至今仍给我们以方法论启迪。

师:情志是不是在中医中很神奇啊,那么同学们来共同讨论下在生活中我们将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情绪?

生:自由发挥

师:我们要学会日常的修心方法,努力做一个快乐又健康的人。中医学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由于“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从疾病谱系中的各种改变可充分说明精神致病的广泛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而这些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情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